他顿了顿,目光在儿子脸上逡巡,“过去当个副镇长、干得是好是歹,还只在局部。
“如今一举一动,关乎全县大局,牵连多少人事、财力、资源?眼睛都盯着呢。”
“压力大吧?”
江昭阳双手接过那杯温热的茶,指尖能清晰感受到瓷杯传递的温度。
氤氲的水汽让父亲眉宇间的沟壑显得有些朦胧,但那片凝重是真实的。
他看着杯中漂浮的嫩绿茶叶,缓缓沉落,啜饮了一口。
甘醇微涩的滋味在舌尖化开,如同他现在的心境。
“爸,压力肯定有,”他放下杯子,声音依旧沉稳,“但还能扛。”
“琉璃镇那边还得再兼顾半年,把退污还绿和产业园的框架彻底搭稳当,才好放手。魏书记说的。”他强调了一句。
听到“魏书记”三个字,江景彰眼神微微一闪,缓缓点了点头,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丝赞许的深意:“魏榕是个做实事的人。”
“有能力,有担当,路子也正。你跟定她,是个明智的选择。”
他用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,仿佛在权衡着什么。
“嗯方向没错,也站对了队。”
“不过”他声音陡然更低,刚才那丝赞许被一种更深的忧虑取代,他身体微微前倾,花白的眉头紧紧皱起,“这位置爬得越高,四面八方的目光就聚得越亮,越毒。
“嫉妒的眼红,盼你倒霉的暗笑,等着揪你小辫子的什么人没有?”
“你现在一步迈上了‘常委’、‘副县长’两个位置,这可是多少人眼巴巴盯着、算计多少年都未必够得着的‘双副’!”
江景彰锐利的眼神透过镜片直刺儿子眼底,仿佛要穿透他表面的平静,钉在他心底那块最隐蔽的角落。
“儿子,记住了,”他的声音像磨过的刀锋,沉郁而锋利,“从今天起,你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都会被无数双眼睛放到放大镜下反复打量。”
“是好是坏,是功是过,都有人替你‘宣扬’。”
“你做一百件好事,或许没人记住太久,但一件事有了疏忽、一点小纰漏,都可能被人无限放大,成为致命的软肋。”
“人心难测,官场如海,暗礁遍布。”
“步步惊心,时时清醒。‘好自为之’这四个字,不是我危言耸听,是给你提个醒。”
“刻在心上,一刻都不能忘。
这番话字字如锤,砸在江昭阳心头,让他刚刚在饭香和茶气中舒展开的眉头又重新聚拢起来。
父亲的眼光和智慧从未让他失望过。
他明白,父亲这番看似沉重的告诫,并非给他泼冷水,而是源于深沉的父爱和深刻的洞察,是要给他最牢固的精神铠甲。
他想说点什么,保证些什么。
就在这时,那充满烟火气息和母爱的声音再次响起,像一阵和煦的风瞬间吹散了客厅里凝重的空气。
“哎呀呀!又在说这些!”
“工作上的事,天大的事也得等吃饱了再说!人是铁饭是钢!”
周静系着围裙,端着一个大大的青花瓷盘出来了。
盘子里一条足有两斤多的鳜鱼热气腾腾,汤汁浓稠红亮。
上面洒着翠绿的葱花和星星点点的红辣椒圈,空气中那诱人的鱼鲜酱香立刻弥漫开来。
“来来来,儿子,快!快尝尝看,新鲜的!”
“你爸一大早专门去水产市场挑的,游水捞的,知道你最爱这一口!”
她眉眼弯弯,脸上洋溢着纯粹的满足和期待,那笑容仿佛具有洗涤一切尘埃的力量。
她小心地把鱼放在桌子中央,鱼眼还凝固着刚蒸好的光晕。
“爸能未卜先知?”
“呵呵!你好久没有回来了,我有预感,你今天得回来了。”
“因为今天是人大常委会召开之日,我想肯定会有与你有关的议程。”
“这不,猜中了,而且你也回来了。”江景彰笑吟吟道。
“是呀,你爸啊,一直在关注呢。”周静的围裙还是沾着面粉,她的鬓角因为厨房的忙碌又渗出细密的汗珠,发丝贴得更紧。
但她看向儿子的眼神,却亮得惊人,仿佛捧上桌的不只是一道菜,而是她全部的心意与无条件的支持。
母亲一辈子在小学教书,退休后最大的事业就是经营这个家。
她从未直接说过什么期待的话,可这一桌饭菜,这一室温暖,这精心计算的归期,无不诉说着最深切的牵挂。
江昭阳望着母亲脸上岁月留下的深深皱纹,那些纹路里似乎盛满了关于他成长的记忆,又看向父亲严肃却不再浑浊、目光灼灼的眼睛。
两鬓的霜白是那么刺眼。
一股巨大的暖流包裹着清晰的酸涩感,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疲惫的堤坝,涌上眼眶。
他忽然彻底明白了魏榕的用意。
当时他只当是领导随意的关怀,此刻才真正领悟这“随意”背后深沉的用心良苦。
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体贴和人文关怀。
这是魏榕用行动无声地提醒他。
无论以后的路通向何方,无论头顶的官帽压得多重,无论官场的风雨多急、诱惑多广。
脚下这片诞生他的土地。
身后这个平凡温暖的家。
永远是度量他灵魂坐标的原点,是滋养他精神力量永不枯竭的源泉。
无论走得多久、多远,永远别忘了——脚踏实地。
无论将来手中的权力有多大,人只有站在坚实的大地上,心才不会发飘,骨头才不会发轻。
他努力压下那点泪意,拿起筷子,重重地夹了一大块雪白的鱼肉,蘸足了滚烫鲜美的酱汁,放进了自己的碗里。
“妈,爸,吃饭!”他声音有些发沉,但异常清晰,充满了力量。
一顿饭吃得踏实而温暖。
周静几乎不停地在给儿子夹菜,嘴里絮叨着些邻里的琐事,哪家老人病了,哪家孩子考上大学了,菜场新鲜的春笋上市了
江景彰话不多,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剥着虾,将一个个晶莹剔透的虾仁轻轻放入江昭阳的碗中。
偶尔才回应一两句妻子的唠叨。
更多时候,是若有所思地看着儿子埋头吃饭的样子。
喜欢。